10月22日,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会上,由铁四院设计、监理、咨询的9项工程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至此,铁四院“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增至38项。
其中,汉十铁路崔家营汉江特大桥、昌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武汉三阳路越江通道工程四个项目由铁四院主申报。
詹天佑奖是专门为纪念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而命名的全国性奖项,旨在表彰奖励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成绩显著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
由铁四院设计的汉十铁路崔家营汉江特大桥全长13公里,是武汉至十堰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连续刚构拱组合桥,具有结构刚度大、动力性能好、徐变变形小、工程投资省等优点。大桥攻克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凝土桥梁高平顺性、高动力性能以及徐变变形控制的难题,研发了“拱肋低位拼装、大节段垂直提升”的施工工法,创新了超大体量、超长悬臂混凝土梁施工技术,成功将我国高速铁路混凝土梁跨度由200米提升到300米,为大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提供了开创性的范例。2021年,大桥荣获“国际桥梁大会IBC铁路桥奖章”,大幅提升了中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国际竞争力。
由铁四院设计的昌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全长2.156公里,是世界首座跨度200米以上时速350公里无砟轨道斜拉桥。该桥主桥为半漂浮体系柔性桥,主跨长300米,主塔采用曲线人字型桥塔,塔底以上索塔全高120.6米,首次在柔性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以其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被业内誉为“千里赣江第一桥”。该桥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了无砟轨道斜拉桥合理梁型,提出了大跨度斜拉桥变形控制标准,首创无砟轨道铺设高精度控制方法,突破了在大跨度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并通行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的技术瓶颈,在我国高速铁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铁四院设计的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骨干网京港(台)、京沪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东第二高速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纵贯豫浙皖三省,全长794.86公里。项目建设突破了复杂环境基础设施350公里/时通行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350公里/时通行的世界级难题;研制了泡沫轻质土路基建造技术,攻克了临近既有高铁施工限速通行的难题,创建了高铁防护棚洞技术,国际上首次应用于高铁下穿800千伏~1000千伏特高压群,成果由国铁集团、国家电网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
由铁四院设计的武汉三阳路越江通道工程穿越长江,是连接汉口与武昌的复合交通纽带。隧道主线长4650米,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双向6车道。作为世界上首例公轨合建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三阳路越江通道工程是城市道路隧道与地铁7号线隧道共用的穿越长江的通道工程,二者上下重叠布置,减少项目用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节约工程投资约8亿元;同时,该项目对公轨合建总体布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设置了公铁共用疏散通道、地铁层分段排烟和体内废水泵房,从而使得隧道断面利用率高达95%。项目创新成果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各类科技奖十余项,工程获全国优质工程奖以及中勘协优秀设计一等奖。
(摘自铁四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