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有效盘活资源,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中国铁建港航局设备物资中心的建设者们创新管理举措,将短节钢筋进行分类整理再利用,实现降本增效。
走进由中国铁建港航局四公司承建的澄江安置房项目钢筋加工厂,加工机具旁整齐堆码的短节钢筋十分引人注目,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短节钢筋,摇身一变整齐地摆放在角落,建设者们顺手就将短节钢筋按照型号、长度等进行分类码放,分区存放集中保管,后期再统一进行再加工,就可以投入到其他工程施工中使用,让钢筋废料重焕新生。
钢筋是工程结构的“骨骼”,对工程施工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钢筋废料。钢筋废料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据介绍,以往剩下的短节钢筋往往直接堆进废料池,只能当做废旧物资处理,不仅占用空间,也造成了项目成本的浪费。
通过对项目图纸及后续工序的详细计划与分析,建设者们发现,被截断的钢筋还可以用在工程其他部位施工中,这让原本堆放在废料池中的短节钢筋有了用武之地。建设者们将钢筋废料进行分类、切割、焊接等一系列工序,将短而细的钢筋废料制作成马凳筋,用于混凝土浇筑时的支撑钢筋,提高了施工的稳定性;稍长一些的钢筋废料则被用于烟道卸力钢筋、措施钢筋,或加工成接茬钢筋、预埋件,或者用于临建工程等,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了便利;对于确实无法使用的,才放入废料池内进行处理。
据介绍,原本需要把一根9米的钢筋裁剪成18段再制作其他构件,现在可以直接利用以前存放下来的短节钢筋,不仅可以省去一部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了成本,可以随时取用,都要用到烟道卸力钢筋里面去。
据了解,该项目已采购钢筋共计12446.77吨,重新利用钢筋约60吨,最终作为废旧物资处理的钢筋仅105.14吨。该项目共3个钢筋加工厂均实现分类管理和有效回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钢筋回收加工循环链,实现了废旧资源的再利用。
原本被随手扔进废料池的“垃圾”,却要仔细分类,整齐摆放好……这些看似由回收钢筋带来的小“麻烦”,却被更多领导和同事们认可和点赞。中国铁建港航局澄江安置房项目部的领导们得知这个做法后,当即在项目成本分析会上提出表扬,为设备物资管理人员们加油鼓劲。
据悉,澄江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为澄江市重点民生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123户居民,提供地下机动车位793个。项目建成后,对完善澄江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保护抚仙湖生态环境的同时,将进一步改善当地居民居住条件,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实现抚仙湖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下一步,中国铁建港航局设备物资中心还将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积极探索废旧物资处理新途径,最大限度地利用闲置废旧物资价值,实现降本增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股份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