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世界最宽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沱江大桥主塔上塔柱成功合龙,为大桥主塔封顶打下坚实基础。
东西城市轴线是成都市“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交通骨干路网工程,被誉为成都东西向的“天府大道”。作为控制性节点工程,沱江大桥全长1010米,主桥长455米,为空间异型独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主梁最宽处达79米,建成后,将超过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宽斜拉桥——桥宽67.3米的埃及万岁大桥,为桥梁界混凝土主梁宽度之最。
沱江大桥桥身造型独特,创作灵感源于商周时期的太阳神鸟和成都市花芙蓉花,主塔独创花苞状的空间桥塔外形,桥梁的侧立面构筑成神鸟的外形,反拉的斜拉索恰似神鸟展开的羽翼,构筑了一幅“金沙神鸟绕日行,锦城芙蓉傍水开”的独特美景,展现了天府之国独有的东方美学。
作为世界最宽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沱江大桥施工中面临“超宽桥面、超大索力拉索、复杂空间塔柱”等技术难题,并采用“超大体积RPC混凝土、2000MPa级高强钢丝”等高性能材料,以及“超大吨位步履式多点同步顶推”等新工艺,集成了当前最新、最全面和最先进的桥梁工程技术。
该项目成立了超宽幅空间异型独塔混合梁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联合专家团队勇闯技术“深水区”,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全过程运用BIM“智造”技术和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全方位提升桥梁建设品质,多方面保证运营期的桥梁结构安全。
沱江大桥塔梁固结段使用的超高性能RPC混凝土,以往民用领域都是几立方米的结构件——“小身材”零星使用,而沱江大桥使用的单体构件最大尺寸为4米×7米×48米,创造世界之最的同时克服了众多技术难题,是目前民用领域最大体积的RPC主体结构。RPC混凝土作为新一代超高性能材料,混凝土强度高,可达普通混凝土的5倍以上;韧性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100倍以上;耐久性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其具有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久性等特点,能较好地克服目前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脆性大、耐久性差等缺点。
“大桥主塔采用空间花苞状造型,高159米,塔柱呈空间异型结构,施工截面需要从14.25米宽不断变化到最小6.4米宽,在149.5米的高空实现精准对接合龙,模板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据项目技术负责人朱永盛介绍,由于无成熟案例可借鉴,该项目开展复杂空间塔柱施工专项课题研究,并依托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和BIM模型施工技术进行实验研判,最终确定采用定制液压自爬模机配合定制模板方案,并通过开展高频次多点同步测量、应用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掌握线形实时动态,为合龙调控措施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合龙口高精度对位。同时,为保证塔柱施工中的结构稳定,在塔柱四肢之间通过18根直径1.2米不同向的钢管进行横撑体系加固,克服位移偏差影响,确保大桥结构稳固、安如磐石。
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是成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中的重要一轴,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构建城市区域联动发展格局的大动脉。
(摘自中国铁建大桥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