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铁二十局所属长安重工公司自主研制的陕西省首套无人驾驶电机车在西安阎良正式下线。
此次下线的无人驾驶电机车,全车搭载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UWB通信技术,可远程监测车辆在隧道内实时位置、运行画面、轨道情况等关键信息,具备自动定位、自动避障、自适应巡航、故障自诊断等功能,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可实现电机车组“装、运、卸”全流程可视化和无人化。作为盾构机的“亲密搭档”,无人驾驶电机车可自主执行已设定的各项工序,像“智能机器人”那样工作,也可通过远程遥控来实现无人驾驶,多种操作模式可供选择,助力地铁隧道施工建设。
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物料运输的“强将”,车辆具备续航长、运载大、效能好、人性化等特点,配置自动控制、故障刹车、人脸识别、坡道检测、自动减速限速等安全辅助功能,解决隧道有轨运输溜车风险大、运行状态不掌握、违章操作等痛点难题,保证牵引、制动更加平稳准确,施工运营更加高效。
据了解,中铁长安重工公司自主研制的无人驾驶电机车,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50%以上,降低施工成本20%以上,每班次可多跑1-2趟,减少电机车驾驶员4人,综合续航可达40公里以上,每套可降低生产及安全管理成本30余万/年,进一步适应隧道施工“多拉快跑”发展需求,每年至少能够为运营方减排二氧化碳360吨。
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质条件复杂,一旦发生坍塌、透水、岩爆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宗君介绍,盾构机在前负责掘进“打洞”,无人电机车紧随其后,负责出渣及其他施工物料的运输工作,可接替部分隧道、地下施工的危险工作,进一步提高隧道和地下施工的安全系数。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铁长安重工公司率先引入新能源锂电池作为电机车组动力,现已成功打造15吨至85吨全系列产品,销售量已达500余列,成功销往北京、广州、深圳、西安、成都等省市,间接为客户创造60亿元效益,得到施工单位和业主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此外,设备先后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获发明专利2项、优秀实用新型专利6项,经济、环保、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中铁长安重工公司持续在新质生产力的春风中阔步迈进,深耕工程机械绿色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等领域,目前已打造隧道施工、地铁施工、矿山施工6大类、16款新能源产品矩阵,8款为全国首创、陕西首创,2款为无人驾驶设备,填补了多项国内高端装备技术空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摘自股份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