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二局五公司3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铁建专家组评价
      时间:2024-07-26  点击量:   
【字体:

 2024年5月22日,中国铁建在北京组织召开2024年科技成果评价会,由中铁二十二局五公司申报的3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评价,其中2项获评国际领先的行业最高评价水平,1项获评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通过评价的3项科技成果分别属于桥梁组与综合组,其中“复杂深水环境双壁钢围堰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以广清城际北延项目青榄海特大桥等工程为依托,针对岩溶高发育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易失稳破坏、承载力无法监测、运营期安全风险大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渣土改良充填土回填溶洞及混凝土填充外加钢护筒跟进的复合处置施工技术,发明了一种超深(大)溶腔地质的桥梁寿命周期监测系统,全面把握了桥梁桩基结构的受力行为及运营期状态变化的精确识别,减少了因数据不完备带来的认知盲区,达到了提高工效、节约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复杂山区轨道交通大型车辆基地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金鳌寺车辆基地为依托,针对复杂山区地形高陡、高温湿热、场地狭窄等独特地理环境给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设带来的挑战,研发了集约化的岩质边坡生态护坡植生沟槽“挡、生、排”三元结构,构建了一种高温湿热气候下大体积混凝土钢管支撑兼做循环水冷却管降温体系,发明了一种大型轨道车辆基地智能滑移循环施工装备及成套技术,实现了岩质边坡支护、植生、排水一体化,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施工养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解决了传统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中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成本控制高等问题。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山地城市公路高边坡防护施工与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以北碚郭家沱滨江路二期道路、周家岩片区道路工程为依托,针对地形高陡条件下的山地城市公路高边坡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密集空间多斜梁双排h型抗滑桩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了一种衡重式桩板挡墙结构、一种预制组合拼装抗滑桩结构,解决了复杂山区公路高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地质稳定性差、边坡挡墙施工过程中受力状态不明确、易产生滑坡等问题,提升了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铁二十二局五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