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企!中铁十七局多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
      时间:2024-07-26  点击量:   
【字体:

 近日,经中国铁建科技成果评价会评定,中铁十七局申报成果中3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4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彰显企业卓越技术实力,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福州市滨海快线岱岭隧道建设中,中铁十七局创新采用“矿山法+EPB/TBM大直径双模盾构”施工,研发“混凝土套筒始发技术”“地面回填始发平台TBM始发施工工法”“基于复合式衬砌的盾构始发反力机构”等技术,解决了高陡边坡“半空半实”复杂地形双模盾构始发、长距离大纵坡洞内始发及快速空推、大吨位盾构机盾体快速掉头等难题,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软硬变化地层盾构快速掘进提供了全新思路,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形成省部级工法6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潮白大街站工程建设中,中铁十七局针对传统深基坑支护中锚索工艺施工周期长、合格率低等难题,研发了复杂环境下预应力锚索快速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了矿物基类高性能锚固剂、新型预应力锚索张拉成套智能装备、锚索预应力分布式无损检测技术等系列成果,攻克了等位移张拉不均匀的工艺壁垒,突破了锚索预应力检测精度的技术瓶颈。目前,该成果已运用于百余项大型基坑施工,为工程安全建造和运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制定标准2部、发行专著2项。

 贵州省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干渠工程建设中,中铁十七局针对“三连拱+排架简支梁式”渡槽施工难题,提出了“三连混凝土拱圈少节段分层浇筑”的同步对称连续浇筑方法,研发了多点开合窗口单元内模,应用了分段对拉式柱梁+阶梯满堂支架支撑体系,有效简化施工工序、缩减工期损耗、保障工程质量,为行业拱圈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案例经验。该成果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企业工法1项。

(中铁十七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