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超级工程赋予“生命”,中铁十四局一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时间:2024-07-26  点击量:   
【字体:

 近日,中铁十四局三项科技成果参与中国铁建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其中“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健康诊断及风险智能防控关键技术”被专家组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对于提升工程运营期“安全风险筛查、重点区域监测、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会面对各种工程病害的威胁。一条线路动辄数十公里,位于城市地下空间,其健康状况受不可预见因素影响。虽然人工定期巡检可以在观感上大概判断,但是哪里病了、为啥生病、严不严重等细节,无法精准及时掌控,一些“小毛病”“慢性病”,因排查不及时演化成“危重症”,给社会经济带来危害。工程的运营期健康诊断,成为行业的一项困扰。

 “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健康诊断及风险智能防控关键技术”项目针对当前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安全风险识别困难、预警不及时、安全防控效果差等问题,基于卫星遥感、光纤传感、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系统解决了安全风险“筛查与识别一感知与分析一预警与救援”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为工程“把脉问诊”,让超级工程“看病难”有了新答案。

 项目系统攻克了遥感数据融合去云、无人机点云快速建模、多频多模 GNSS数据融合等技术,创新性构建了安全风险“点、线、面”多层次筛查与识别体系。研制了光纤预植入式智能盾构管片及系列新型光纤光栅传感装置,提出了阵列光栅传感与传统光纤传感相结合的空分、波分和时分混合信号采集复用方法,首次建立了轨道交通工程“线性+断面”式风险智能感知体系及多源数据融合的“云网端一体化”安全风险管理平台。

 该项目还研发了精度高、体积小的毫米波雷达装备,构建了多通道高效耦合校正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轨道交通工程大范围定点连续监测和预警。

 研发过程中,该项目团队曾配合国家安全生产救援队开展20余个重特大项目的应急救援监测,有效规避余震等二次灾害带来的风险,为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项目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已在城市地铁、城际铁路等项目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具有显著的推广前景。

 早在2020年,中铁十四局便以敏锐的嗅觉抢占工程病害治理的先机,成立“坝道工程医院中铁十四局分院”,进军基础工程设施体检、诊断、修复、抢险等领域。铁正公司不断加大该方向创新力度,形成了“检测监测——缺陷诊断修复方案设计——修复治理——健康监测”全过程服务产业链,掌握了病害治理修复技术、工程结构全生命周期智能健康监测研究与应用技术、桥梁健康监测与管理系统和管片智能化检测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为提升企业行业知名度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