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3年第五届“联盟杯”铁路工程全国BIM 应用大赛上,铁五院参赛项目“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BIM技术应用”荣获综合工程项目BIM应用多阶段应用组一等奖;“基于BIM技术的朔黄重载铁路区间自闭更新改造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综合化应用”荣获铁路工程项目BIM应用多阶段应用组二等奖。连续两项大奖被“收入囊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联盟杯”铁路工程BIM应用大赛,是由铁路BIM联盟联合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共同举办,旨在推动BIM技术在中国铁路工程建设行业的全面应用,引领BIM技术的高质量创新发展,这项比赛也被称为铁路BIM领域的“奥斯卡”。
此次“联盟杯”铁路工程BIM应用大赛共评选出获奖作品110项,其内容涵盖铁路和综合工程BIM应用的各个阶段,经过专家组初审、答辩、专家组终评、公示等环节,铁五院参赛作品“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BIM技术应用”基于在太原实现的施工阶段机电系统应用成功“落地”这一成果,在综合工程项目BIM应用多阶段应用组所有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也是铁五院第三次在该赛事中荣获一等奖。“基于BIM技术的朔黄重载铁路区间自闭更新改造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综合化应用”获得铁路工程项目BIM应用多阶段应用组二等奖。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一条贯穿主城区的骨干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8.737km,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24座,停车场1座、车辆基地1座。线路联结多个铁路、公路客运及航空枢纽,开通后将成为太原城市交通的一条大动脉。该工程在设计及施工中存在规模大、多方参与、工期紧张等诸多难点。整个项目组技术团队对全线车站进行工程实地测量、对建成车站调研、可视化图纸会审,同时深入全线机电安装标段,形成基于BIM技术的公共区装修应用、机电安装施工交底成果,解决了各机电专业设计接口“痛点”,打破了传统模式下车站墙洞盲开、各施工标交叉作业时冲突的局面。目前,全线机电安装已经开始,阶段成果的落地为现场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确保安装有序,避免返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基于BIM技术的朔黄重载铁路区间自闭更新改造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综合化应用”实现了BIM正向设计智能化、施工流程协同化、运维管理数字化,进一步验证了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工程项目中全生命周期综合应用的实用价值。该项目全生命周期阶段运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成功取得在重载铁路信号工程BIM正向设计交付应用方面的探索;在施工阶段完成了基于BIM模型的自闭更新改造工程的协同施工,实现标准化首件、碰撞检查、属性附加、工程量统计、工艺工法可视化交底、数字化交付等应用点;在运维阶段系统搭建基于BIM技术的朔黄铁路一体化运维应用平台,综合应用BIM+GIS+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动态数据实时传输等技术,达到运维阶段应用BIM技术对信号设备进行立体化、精细化、智能化管控的目标。
这两项BIM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获奖,为铁五院BIM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支撑。五院人将继续深耕BIM应用领域,不断提升效率,提升五院在工程数字化转型大潮中的“话语权”。
(铁五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