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超级工程”向最深处掘进
      时间:2023-05-17  点击量:   
【字体:

近日,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1标站房核心区地下三层主体结构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向最深处掘进。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杨坨村,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铁路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该交通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站台规模8台14线,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工程属于超大、超深、超宽地下工程,基坑平均深度达32米,最深处达43米。建设采用同类站房罕见的逆作法施工,先进行顶板施工,再向下逐层开挖,存在工程体量大、地下基坑深、交叉作业多等施工难点。

针对这些难点,中铁建设集团自主研发深大基坑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应用,依托云计算处理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数据传输和综合处理,通过互联网和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讯,可随时随地实时观察、控制、查询测站测点灾变等信息,实现了现场全方位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预安装过程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应用混凝土收面机器人等智能化科技,解决了钢牛腿焊接、混凝土成型质量等技术难点。他们在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狠抓施工进度,确保地下二层主体结构施工按期完成,为地下三层主体结构掀起大干热潮奠定基础。据了解,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地上将建设城市文化新地标——“京帆”屋盖。

(摘自人民铁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