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三局设计院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为高质量发展储势蓄能
      时间:2023-05-17  点击量:   
【字体:

  自国家颁布《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来,减隔震技术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为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设计院特邀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申健麟和中国建筑研究院杨志勇博士等专家于2月28日、3月1日为设计院开展以减震、隔震设计为主题的技术专题系列讲座。

  申健麟针对工程设计人员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多年在减隔震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应用经验,作了题为《隔震设计》的讲座,讲座从行业背景、隔震原理、设计流程、待解决疑问四个方面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讲解始终紧扣工程实际,特别是通过对土耳其地震的震害分析,把规范条文制定的背景及原理讲通讲透,对如何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讲座同步视频直播,历时3个多小时,线上线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大大提升了设计人员对于规范条文的理解,对于设计人员在今后工作中灵活运用规范提供了很大帮助。

  杨志勇作了题为《从前提假定再出发》的讲座,讲座从理论基础研究、减隔震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流程、SAUSG系列软件应用三个板块详细阐释了结构技术发展进步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和方向,以及结构设计中需重点关注的技术要点,并着重介绍了减隔震设计在SAUSG软件中如何实现。结合相关案例介绍了如何确定减震目标、消能器选型与布置、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大震弹塑性分析、消能子结构设计以及最终完成减震报告,过程中对减震结构基本原理与设计流程进行了讲解和梳理;也通过典型案例,讲解了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对隔震结构设计要点进行阐释;通过SAUSG系列软件的介绍和应用,可对设计阶段的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和改善、对设计中建筑的薄弱部位进行合理加强、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利用韧性评价体系实现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达到建筑抗震性能的最大化。通过杨博士深入浅出地介绍结构理论基础、减隔震技术的创新成果及其应用,为设计师们就减、隔震设计及日常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会议现场大家积极参与专家答疑、互动环节,讲座现场反响十分热烈,杨志勇博士对设计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受益匪浅,也为今后将减隔震技术应用于工程设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这两次线下培训外,设计院在二月份共开展四次培训,以及六次自主学习,全面覆盖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共计60余人参与系列培训。会后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实际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全公司上下形成了学技术、强业务、提素质的浓厚氛围。在中铁二十三局全面开启“建设品质卓越的以建筑产业为主的现代化集团公司”新征程背景下,设计院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品质设计院而努力奋斗。

(中铁二十三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