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铁十六局保定市大水系建设项目研发的“城镇缓滞河湖多级水质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技术成果由湖北技术交易所专业评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保定市大水系建设项目于2022年2月21日正式开工建设,线路全长5.5公里,改造河道水系为白洋淀上游府河水系支流环堤河,建设内容主要对环堤河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提升,包含水利工程、水生态治理工程、水环境工程、道路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桥梁工程、闸室工程、配套设施工程等。
由于项目位于环城水系末端,河水将直排白洋淀,因此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提升的要求极高。为打造生态、韧性水系,让一泓清水滋润白洋淀,施工中,项目部坚持海绵城市理念,牢固树立创新创造和品质品牌意识,以现场施工为依托,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结合项目施工重难点,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河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协同研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根据河道治理施工,发起“城镇缓滞河湖多级水质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课题研究。
城镇缓滞河湖多级水质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的运用,让流入白洋淀河流水质达到了Ⅲ类及以上标准,科技成果被专家组认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科技成果推广后,将主要应用于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解决城镇水动力条件较差的河流(如建有橡胶坝)和湖泊(包括塘、堰等)的水质保护和提升等难题。目前,该成果已在湖北内沙湖、广东大浩湖、江苏秦淮河等20多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中铁十六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