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五局二公司获6项国家实用新型授权
      时间:2022-01-07  点击量:   
【字体:

近日,中铁二十五局二公司自主研发的6项专利“一种涵洞结构”“一种钢筋连接装置”“一种混凝土管廊简易台车模板体系”“一种隧道断面测量仪使用架”“一种D型便梁吊装装置”“一种预制式胎膜板”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授权。

以连镇铁路灌云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为依托的“一种涵洞结构”是指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此前由于涵洞工程相对较小、利润小、分散,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困难;再加上其采用的现浇工艺,使外观质量波动较大。而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技术能将分散的施工变为工厂化施工,可解决构件加工、外观、质量控制难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快工厂进度,提高工厂质量,还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和管理难度。

现有的钢筋连接方式多采用焊接连接,或在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但这些都难以满足大尺寸钢筋和大型建筑的建造需要。依托于郑州航空港项目的“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利用锥套和锁片的配合将两根钢筋的末端相互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强度都极高,在提高操作方便性和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墩身钢筋连接强度和安全稳定程度。

“一种混凝土管廊简易台车模板体系”依托于南京江北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打破了传统的支模拆模施工方法,有效加快了管廊施工进度。

“一种隧道断面测量仪使用架”依托于三清高速公路项目,是指一种公路隧道断面测量尺装置,包括测量支撑块。其创新点在于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调节隧道断面测量仪的测量高度;通过设置转动盘,能够转动凵型固定架从而带动隧道断面测量仪转动;通过设置转动台,达到方便调节隧道断面测量仪的测量角度、便于测量隧道断面的效果。

“一种D型便梁吊装装置”以佛山大沥项目为依托,是一种对D型便梁进行精确落位的吊装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无法使用汽车吊一次吊装到位的问题,其吊装落位过程简单、方便、精度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

“一种预制式胎膜板”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吊装形成整体的方式,保证浇筑基础混凝土时不发生漏浆及变形的问题。该胎膜形式较传统胎膜形式而言,结构强度及施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有效保证了基础质量,节约了工期。

据悉,中铁二十五局二公司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三个方面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建工程先后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发明专利,全面构建了“经营生产、技术创新、科技研发”的创新体系,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稳固和拓展了市场。

中铁二十五局二公司还通过提高企业科研管理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建强科研队伍等方式,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摘编自中铁二十五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