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洪奇沥等四条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项目成果获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水运工程优秀设计”二等奖;《江门港主城港区江海作业区高新区公共码头(首期项目)工程》、《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工程》两项成果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水运交通优秀设计”三等奖。
洪奇沥等四条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由洪奇沥水道、下横沥水道、枕箱水道和龙穴南水道组成,共86千米,该四条水道属于潮汐河口区,受径流和潮汐共同影响、河口段枯季还受咸水入侵影响,水沙条件复杂,现状既有常规浅滩、又有入海口拦门沙浅滩,并在狭窄河段距堤较近和既有水工设施附近存在碍航礁石,设计难度大。针对四条航道各自特点,予以不同设计思路,通过充分调研、多方案比选,积极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很好地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及跟踪服务,项目竣工后工程效果良好,实现了航道通航尺度的大幅提升,对粤港澳三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水运振兴、航道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江门港主城港区江海作业区高新区公共码头工程岸线总长732米,布置6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后方陆域用地约600亩,码头吞吐量为件杂货120万t/a,集装箱47万TEU/a,项目总投资11.62亿元。该项目建设首次融入了“智慧港”设计理念,极大提高了码头的运营能力及设备的利用率;研发了“码头工程桩基批量自动布置软件”,并取得软件著作权;受施工条件约束,优化设计方案,引桥采用一跨过堤的钢箱梁结构型式,节约建设工期同时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该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快了珠江内河水运设施建设,实现了打造高效化、信息化口岸的要求,成为广东省首个内河智能港口,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工程全长273千米,其中45千米按内河Ⅲ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1000吨内河船舶;228千米按内河Ⅱ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2000吨级内河船舶。通航保证率为98%。该项目建设里程长,地质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广,设计难点多,主要解决了受枢纽运行影响沿程设计水位确定难、碍航浅滩多整治难、不满足净空尺度的桥梁和跨河缆线整改难、主航道与在建邕宁水利枢纽引航道衔接设计难的问题。针对航道整治复杂,工作量大的特点,设计院自主开发了“适用于航道工程设计的CAD自动化辅助软件”,并取得软件著作权,广泛应用于航道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显著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该项目实施改善了水运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航道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同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显著。
2021年,设计院在水运行业项目创优收获颇丰,共获7项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及咨询成果奖。该院技术人员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创新突破,不断打造精品工程,充分彰显了设计院在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领域内优秀的整体技术水平。
(摘自中国铁建港航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