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十八局四公司科技成果《河道和航道底泥形成规律及原位处理技术》经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依托深中通道项目部,应用于城市河道淤泥处理及水质改善、河口海岸底泥修复及疏浚淤泥综合处置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得到了水利施工领域和水环境治理方面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为下一步成果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技术可有效改善底泥及上覆水体环境,提升河道及航道的整体环境质量。具体来说,该技术可使底泥中的有机物靠自持能量,在微生物作用下,快速分解,且无需外加任何能量,通过对氮、磷等元素的转化,解决底泥和水体富营养化,并对重金属的转化迁移具有良性促进作用。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中添加外源微生物,能加快底泥中污染物的降解,三个月内,总有机质可下降54%,全氮下降27%,总磷固定率达到30%,对上覆水体修复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该技术主要创新如下:
(1)设计了一种用于现场的污染底泥处理和产电装置。用于现场的污染底泥处理和产电装置,包括位于河流底泥中的阳极,以及漂浮于水面上的阴极,阳极和阴极通过导线外接电源管理系统连接构成回路。
(2)发明一种蜂巢格室阳极固定和下压模具以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装置安装工法。模具能够独立支撑及固定蜂巢,提出了一套成熟的干法施工方法。
(3)提出了投放外源净化菌与蜂巢格室阳极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结合技术。通过结合投放包括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利用净化菌快速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酶,对黑臭底泥和水体进行氧化,提出了能够加快淤泥中污染物的去除联合方法。
(中铁十八局四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