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建安公司瞄准装配式建筑广阔的发展前景,充分发挥自身在房建领域的专项施工能力优势,持续发力装配式建筑市场,建筑面积超33万平米的南京桥林产业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顺利转入内部装修……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安公司开拓市场的又一发力点。
南京市江北新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由中铁十二局建安公司施工的桥林产业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作为江苏省科技企业入驻和人才引进的配套项目,被建设单位列为“头号工程”。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项目装配率高达68%,这已经达到目前国内装配式住宅装配率的最高水平,真正接近了‘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的概念。”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管理团队和技术工人都是零基础、零经验,但这个项目是高起点、高标准。
装配式结构更为复杂,预制范围更为广泛是该项目的显著特点,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施工中包括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木结构、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叠合楼板、夹心保温剪力墙、实心剪力墙、单面叠合剪力墙板、内部剪力墙、女儿墙板、飘窗、阳台隔板等数十种预制构件,“在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同时投入使用并不多见。”
“对我们来说,有太多的新技术、新工艺需要去学习、消化、吸收”,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前期通过去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预制厂观摩学习,回到项目后立即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科研攻关团队,全面攻克新技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创新优化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全面推进项目新技术工作的进展。
内培外聘强化技术力量
“对我们来说,有太多的新技术、新工艺需要去学习、消化、吸收”,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前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参观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预制厂观摩学习以及采取专家授课等形式,同时在项目部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科研攻关团队,全面攻克新技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创新优化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全面推进项目新技术工作的进展。
南京云集了像东南大学这样优质的高等院校资源,他们邀请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装配式专家团队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装配式专业知识培训,与项目部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全程指导项目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提供技术帮扶,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环保。
同时加强项目内部创新团队业务学习,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每周定期组织讨论、整理、归类解决,完善作业要点,以此来不断提高技术干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为施工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期间,他们先后发表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灌浆技术研究》等9篇论文,形成《一种装配式建筑用PCF板存放架》等19个专利,《上拉式钢拉杆悬挑架工法》等4个工法,《地源热泵大规模打井中如何减少泥浆》等4个五小成果,《确保装配式竖向构件坐浆质量》等4个QC成果,并获得了BIM大赛第五届“科创杯”一等奖,BIM大赛“2019年第八届龙图杯”优秀奖,BIM大赛第十届“创新杯”第三名。
智慧社区引领风尚
作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绿色三星、健康二星标准房建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国家住建部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成功引进地源热泵、地送新风、智能控制三大系统,将该项目成功打造为智慧型高端社区。未来,在这里的住户将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
“透光和通风作为窗户的两项基本作用,在这里窗户通风的功能基本失效,”项目地源热泵的负责人介绍,传统的空调主要通过与室外的风能交换,在这里主要利用土壤的恒温实现屋内的热量置换。
按照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可利用地表浅层土壤恒温的特性,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建筑物空调制冷,房屋可通过屋顶和墙体中密布的毛细管实现屋内的恒温、恒湿。
在项目已经完成的样板间中可以看到,每个房间的地板上都设有送风口,通过在单元楼地下室安装的双冷源全新风一体机,可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无吹风感、温度恒均、夏季除湿、冬季加湿,还可以实现对空气中的PM2.5的过滤,保证24小时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空气”,许由根接着补充,“相比目前家用的空调机‘嗡嗡嗡’的声音,这里基本听不到”。
“装修完工交付使用后,这里也将成为南京浦口新区的又一座大型集群智慧社区,”项目负责人说道,“当然,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建安公司的装配式施工能力也将迈上新台阶,”他补充道。
(中铁十二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