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集团7项科技成果、3个课题顺利通过评审或结题
      时间:2020-07-03  点击量:   
【字体:

 5月8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专家组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对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申报的7项科技成果、3个中铁建课题进行了评审或结题,专家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听取课题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评审(结题)资料内容完整齐全,数据翔实,符合评审(结题)要求。经评审:1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个中铁建立项课题均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内容,同意结题验收。

 由中铁十五局路桥公司研发完成的“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依托重庆轨道鹅公岩轨道专用桥工程,研发了大跨度自锚式钢箱梁悬索桥无砟轨道相对高程差值固定控制放样与测量方法及平竖曲线叠合段梁缝处伸缩轨道安装结构和调节方法,解决了自锚式悬索桥受多种荷载耦合作用下梁面线型测量和钢-砼箱梁大梁缝轨道平稳过渡的难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综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中铁十五局集团成贵铁路项目部研发完成的“穿越高速公路、居民聚居区及大型溶洞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依托成贵铁路大方隧道工程,提出在隧道开挖轮廓线外采用袖阀管+隧周注浆的环状加固拱结构和双层超长管棚支护下穿高速公路的方案,解决了大断面隧道下穿高填方路基的难题;建立基于隧址区降雨参数与隧道结构内力对应关系的岩溶隧道安全预警模型,形成了隧道结构安全预警体系。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中铁十五局三公司研发完成的“多孔长联钢板梁纵向顶推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依托坦桑尼亚基隆贝罗桥8×48m的多孔长联钢-混组合梁桥工程,克服东非国家项目施工条件差,采用单点大功率推土机作为顶推系统的替代方案和“钢梁本体直接悬臂带小鼻梁”结构加汽车吊辅助的“无导梁”顶推方案,解决了两榀钢梁间距宽达2.8m,四榀钢梁重达932吨的架设难题。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中铁十五局城轨公司研发完成的“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研究”,依托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隧道工程,针对盾构机穿越硬岩、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施工,优化刀具配置,改用合金刀,并在边刮刀背部加装保护块,提升了施工破岩能力,减少了刀具的磨损及损坏,降低了刀具更换频率和施工风险。其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中铁十五局路桥公司研发完成的“营业线长大区间提速改造连续换铺无缝线路施工技术研究”成果,依托库喀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先后研制一种换枕机夹持设备、一种可提升长轨落槽的辅助工具和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抬轨运轨装置,形成了一种利用既有25m轨排整道连续换铺500m的施工方法,实现了营业线长区间连续换铺施工,提高机械化换枕效率,其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由中铁十五局路桥公司研发完成的“既有线无缝线路大号码道岔有限空间下快速插铺工艺研究”成果,依托太原西南环铁路工程,研发了道岔插铺三维快速转换平台,缩短了道岔纵横移时间,减少了道岔转换时的施工工作量,为大号码道岔快速插铺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创造性的利用既有线作为道岔纵移轨道,对道岔预铺地点进行了优化,解决了有限空间下道岔预铺的难题,其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由中铁十五局五公司研发完成的“下穿复杂构筑物的地铁换乘通道暗挖隧道施工技术”成果,依托北京地铁14号线换乘暗挖通道下穿十里河桥引桥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确定中导洞法为最佳施工方案;并综合采用超前支护、优化隧道开挖方法、预留核心土和加锁脚导管等沉降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地层沉降,降低了连拱隧道施工对既有桥梁的影响。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