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八局喜获2019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时间:2020-01-07  点击量:   
【字体:

 日前,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拟授奖项目的公示,集团公司依托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项目与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管理中心、苏州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的《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超大断面曲线管幕冻结法关键技术》入选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名单。该课题的研究不仅保证了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工程安全高效施工,还为公司在超大断面隧道施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是目前国内技术含量最高、极具挑战性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暗挖段曲线管幕长度255 m,由36根Φ1620 mm钢顶管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管幕工程,也是世界首座曲线管幕;冻结圈厚2~2.6 m,冻土体积达1.7万m3,冻结规模为国内最大;开挖断面达413.1 m2,为目前世界上开挖断面最大的单个暗挖公路隧道;隧道埋深不足5 m,与海水相通,地质条件复杂,周边建设环境敏感。项目施工方法为国际上首次采用的“曲线管幕+人工冻结+五台阶十四步”,技术难度极大。

 该工程建设技术难度极大:隧道埋深不足5 m,与海水相通,地质条件复杂,周边建设环境敏感;大直径曲线管幕间距仅35.5~35.8 cm,对顶进精度要求极高;大规模分段分区水平控制性冻结、超大断面“五台阶十四步”多层时步三维交叉成洞施工,对结构变形、地层沉降等要求极高;施工中不得影响口岸正常通关,对技术、施工、环保和安全风险控制均提出了极高要求。

 中铁十八局一公司依托拱北隧道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难题破解,研究总结出长距离曲线管幕关键施工技术、大管幕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水平控制冻结止水帷幕关键技术、复杂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多层时步开挖方法和三维交叉成洞等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解决了长距离大直径曲线管幕精度控制、障碍物处理、冻结体易弱化、冻胀融沉地表易变形、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等技术难题。在历时一年多的冻结过程中,通过采用冻结量的优化控制方法、全断面分区分段冻结等技术,大大降低了冻结电量的消耗;建造了国内冻结规模最大的冻结工程,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成功完成了目前世界上开挖断面最大的单洞公路隧道的暗挖施工。

 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研究成果均为自主创新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专利银奖1项,已授权专利34项(8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日本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03篇(7篇SCI、19篇EI);荣获5项省部级工法;获1项湖北省地方标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对国内外其他类似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完善了我国超大断面隧道建造技术体系,对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铁十八局隧道公司申报的《长大深埋软岩隧洞开敞式TBM快速施工综合技术研究》入选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名单,中铁十八局四公司申报的《地铁盾构隧道端头加固及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入选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名单。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