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院集团荣获两项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时间:2019-05-10  点击量:   
【字体:

 近日,中铁四院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的《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车辆检修基地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复杂条件下路堤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在2018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均荣获了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车辆检修基地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是由中铁四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构建的行驶车辆安全状态数字化智能检测预警系统,首次实现了线网转向架及轮轴的集中数字化检修,研发了沉浸式检修、调度交互仿真作业培训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状态修”、“集中修”、“数字检修”及“仿真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该成果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11项、软件著作权15项,发表论文29篇(5篇SCI),专著1本。由段正澄、谭建荣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评价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201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武汉、苏州、南京等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得到应用,获省部级一等奖8项,累计经济效益达15.01亿元。

 《复杂条件下路堤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是中铁四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单位深度融合、相互补位、技术共享,取得了很好成果。针对软弱地基、地形多变、超高填筑、填料多样等复杂条件下路堤稳定控制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铁路科技项目及一批国家重点交通与铁路工程项目,历时十余年科技创新与实践,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在路基处理、路堤填筑及路堤边坡加固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了复杂条件下路堤稳定控制关键技术。

 该项科技创新成果:(1)发展了复杂条件下路基处理理论与新技术。揭示了桩承式路堤土拱特性及加筋褥垫层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地基-垫层潞堤共同作用理论模型;研发了螺纹桩、“中承式”桩板结构、长短桩桩筏结构、电动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菱形”地基加固等路基处理成套技术。(2)丰富了复杂条件下路堤填筑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系统,揭示了路堤加筋机理及其稳定影响规律,提出了高精度沉降预测模型;研发了废旧轮胎加筋路堤、黏性土+改良土夹层法填筑技术和基于水化-激发协同作用的淤泥固化土填料。(3)创新了路堤边坡加固与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提出了路堤分级挡土墙土压力和刚性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路堤生态护坡的力学分析模型并揭示了加固机理;研发了垃圾焚烧飞灰护坡基材、微生物加固、废旧轮胎护面等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其创新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该项目建立的系列路堤稳定控制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为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力依据。研制的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系统,具有大尺寸、高精度等优点,弥补了实际工况下加筋路堤力学行为测试手段的不足。发明的系列路堤稳定控制技术高效先进,具有节省材料与工期、节能环保等优点。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SCI论文58篇、EI论文77篇,出版专著8部,编制国家、行业和地方规程8部。本项目研究成果在公路、铁路、机场、市政等领域的路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路段超过600km,节约工程资金8.75亿元。经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评价鉴定意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摘编自中铁四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