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40周年纪念大会暨颁奖大会上,铁四院工经处喜报频传。推荐的工经处EPC成本控制QC小组、工经一室分别荣获“2018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2018年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工经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然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工经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无不凝聚着每一届QC成员们的智慧心血与辛勤付出。实际上,工经人的QC之路,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与科研成果的完美结合,更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这种“工匠精神”,由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及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组成,几经传承,铸成了工经QC成员们永不磨灭的精魂。
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
QC小组活动从小组建立到成果发布,共有12个基本步骤,实施周期往往持续一年之久,在生产任务节奏十分紧凑的今天,持续推进小组活动、坚持攻克技术难关对每一位小组成员而言都是极大的考验。
在工经QC成员的认识里,每一次QC活动都是锻炼自身思维能力、改善生产工作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好机会。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将自己摆在“质量推进者”的位置上,用心钻研、脚踏实地,力争将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去。
工经处EPC成本控制小组,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商品混凝土成本概算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立即成立QC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历经1年时间,一步步解决了技术难题,小组获得“2018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光荣称号。
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在工经处,每一项QC成果的成功发布都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凝聚无数集体智慧与汗水的众志成城。
工经一室的团队体系历经数届打磨,尤为成熟。在班组建立上,采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式,有效促进了经验传承与共同进步;在活动过程中,定期召开QC小组活动,碰撞思想火花、共克技术难关;在成果发布时,全员参与雕琢ppt、精炼汇报内容……
协作共进的活动过程,不仅增强了班组成员的个人素质,也培养了集体间良好的默契与充分的信赖。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
2017年水下隧道工经QC小组,为了将一年来的活动成果转换为清晰生动的汇报,几乎每天通宵达旦、耽精竭虑。在ppt制作与打磨阶段,仅模板就更换过3次,动画表现形式修改10余次,收集的相关图文、视频等上千个素材更是填满了电脑桌面与回收站。可以说,ppt中精确到每一个数据的来源,缩小到每一帧动画的计时,细致到每一种素材的配色,无不经过数遍精心打磨与多次虚心求教。成果发布人苦练发布多达百次,直至汇报烂熟于心、模拟发布效果令人满意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水下隧道工经QC小组最终获得“2017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工经处十分重视QC选题,历届QC小组均要召开多次选题讨论会,并严格遵循“小、实、活、新”的选题原则,择优而行。
2019年工经二室QC小组以《提高高速铁路自拌混凝土投资精度》为题,着重解决了混凝土拌合站设置数量与供应量峰值计算偏差大的问题;工经三室QC小组则以《提高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征地单价分析效率》为题,致力解决土地综合开发单价分析中基础资料获取耗时长的问题。他们均具备较强的攫取当下热点、并将其各个击破的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工经QC小组并不盲目求新,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卓越、稳中求新。他们积跬步以至千里,用心为QC小组活动注入创新活力。
(摘自铁四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