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建二十四局集团南昌公司贵阳地铁项目部研究的《强岩溶高富水城市浅埋隧道悬臂掘进机施工工法》被澳大利亚政府授予发明专利。这是继2017年3月德国政府授予他们发明专利后他们获得的又一项国际专利,标志着他们利用科技武器解决岩溶地区地铁施工难题取得重大突破。
“舌尖上的中国,刀尖上的贵阳地铁”。该项目部负责施工的贵州地铁1号线第五工作段,左右线隧道线路总长1196米,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于2013年11月开工。
针对富水、多洞、突水时常发生等地质难题,项目部利用瑞雷波、悬臂掘进机等进行科技攻关。
瑞雷波探测技术能捕捉到地层里的冲击波,探测元件能将冲击波清晰地传送到电脑。冲击波在软硬不同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通过电脑解析,地质全貌能清晰显示在电脑上,就像给人做CT,能清晰看到溶腔等复杂地质的分布状况。
借助瑞雷波这个探测神器,项目部对隧道内部构造了如指掌,对一些渗水水路能精准点堵。这就像浇地,变漫灌为滴灌,省下了大笔止水成本。这项技术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他们把挖煤用的悬臂掘进机运用到地铁隧道施工中。根据瑞雷波绘成的地质预报资料,用掘进机进行初步钻探,再以螺旋形式进行开挖,有效减少了对周边围岩的扰动,将突泥涌水等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开挖速度在全线领先。这就像外科医生用手术刀给病人开刀一样精准,不超挖也不欠挖。这项技术被中国公路学会专家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该项目部针对岩溶地区地铁施工难题开展科技攻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摘自《中国铁道建筑报》)